400-003-7553

联系我们的团队

 

您可以在这里向我们发送关于燧光XIMMERSE的一般问题查询

图片展示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
发表时间: 2020-12-25
此次展览包括六部XR系列作品,分别是360°全景VR电影(「亦真亦幻」)、混合现实剧场(「柜子之间」)、互动VR作品(「失身记」)、HANAHANA花华。通过“VVVR”和“HANAHANA花华”两部作品,打破了头显VR带来的隔离感,给体验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、交流、合作的乐趣。

没有什么比XR更能和我们所熟悉的媒体电影,戏剧,游戏做横向对比了。比赛注重互动,电影和戏剧擅长叙述。在这些作品中,戏剧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场感,而电影通过镜头的组合,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更胜一筹。XR媒介兼具上述媒介的特征,但更为独特的是,它使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视角,体验不同的身份和社会环境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如果你还不熟悉简称的XR,那么你可能已经听说过VR(VirtualReality,虚拟现实),AR(AugmentedReality,增强现实),甚至MR(MR,MixedReality,混合现实)。VR,AR,MR,作为这类沉浸式视听技术的总称,都属于XR(ExtendedReality,ExtendedReality)。对于依靠智能手机生活的人来说,此时此地的现实早已不复存在。在XR世界中,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被取消,视角转变为第一人称,相应地,身份以及随之而来的态度和立场也将面临重建。如果说,面对手机屏幕时,人们尚且保留着他者的清醒目光。新世界中,麦克卢汉的名言“媒介即信息”仍然有效,“真实”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,我们所处的“世界”与经验的碰撞也许会更加激烈。所有这些将带来怎样的变化?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
德国歌德学院(中国)在北京文化中心举办的XR研讨会上,就“质疑之事:身份”进行了一次富有价值的讨论,讨论的基础是以上问题。此次展览包括六部XR系列作品,分别是360°全景VR电影(「亦真亦幻」)、混合现实剧场(「柜子之间」)、互动VR作品(「失身记」)、HANAHANA花华。该展览在兼顾XR技术展示的同时,突出了作品的内在表现和技术融合。6个作品都指向同一个主题:身份。在这里,“身份”不只是性别、年龄、国籍等固有特征,更是与自我身份认同有关。真实世界中,每一个人都是多重身份的携带者,而在数字空间创造的全新世界观中,身份面对着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塑和重塑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VR互动游戏《VVVR》

在呈现与“身份”相关的主题时,XR媒体有着独特的优势。谁是这个世界的“我”,当我以第一视角沉浸于一个新的世界?在佩戴XR头显之后,每个体验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。

通过“VVVR”和“HANAHANA花华”两部作品,打破了头显VR带来的隔离感,给体验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、交流、合作的乐趣。在《VVVR》中,席地而坐的两人可以看到彼此的虚拟化身,当他们发出声音时,声音就会被视觉化为一连串发光的几何体,相互“攻击”。借用了“开放世界”游戏的概念,《HANAHANA花华》创造了一个诡异而迷人的世界:验证者操作手柄在沙漠、滩涂种植大大小小的“手”,后人可以看到前人种植的“手”,同时进入验证者也可以合作“发电”。这两项工作的游戏规则都很简单,欢迎体验者来参与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哈纳哈纳斯之花

得奖艺术家黄心健2019年的虚拟现实作品《失身记》,就非常具体验性地为我揭开了这个故事的真面目。四周漆黑一片,“我”眼前忽然浮现出一张大大的抽象女性的脸。由于害怕,我本能地往后退,想转过头去,她突然叫我:“别动!“等一下,”她说,“着实吓坏了。戏开始了,我发现她是一个冥界的神明,在为“我”招魂。整部作品透过「我」始终悬浮、徐徐移动的视角,表现世间的「我」是孤野之鬼,是台湾戒严时期的受难者。在故事的开头,身为幽灵的“我”正在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,探望家人。

在戏剧中,用来“招魂”场景的技巧经常出现,我们称之为“破第四道墙”。可以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取而代之,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。为什么墙没了,观众就像被按在座位上一样,暂时限制了自由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黄心健《失身记》

31分钟的超现实VR之旅让我回味了很久。当“我”在《失身记》幽闭的监狱场景中体验逼真的感觉时,在另一个场景中,“我”不断地从一座大楼下落,我仿佛置身于下降的电梯里,体验真正的失重感。就在这时,“我”看见墙上的老照片开始模糊,每一张脸都沾满了血迹,最后,就连我用手柄操纵的“我”的双手也灰飞烟灭了。今天,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共谋,将记忆轻轻抹去,令人唏嘘。想象一下,这个故事如果不采用VR,想必要花不少口舌,还免不了会有说教的嫌疑。虚拟现实技术中,艺术家用很少的语言就可以推动情节发展,体验者虽然知道眼前的景象不过是“幻象”,但被它激发的恐惧和同情却如此真实。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“脱身”一词

黄心脏

“Go”和“亦真亦幻”都使用360°的视角拍摄。前一部是瑞士作家克劳斯·梅尔茨的长篇小说,以视觉为题材,体验者时而是故事的见证人,时而进入剧中人的视野。“更真更幻”是一部关于非虚构题材的虚拟现实电影,讨论了“山寨”问题。在展示该片的同时,展览辅助工作坊也放映了该片的记录长片版本,同样的故事材料,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。记录长片子全面、客观、深入,主题的探索性维度更多;VR版只呈现了中国的一部分,而沉浸式体验本身却使作品显得平淡而富有张力。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,对照观察有助于理解两种媒体的不同特征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“Go”

另外一部作品《衣柜之间》也展示了XR技术对非虚构题材的潜在应用。和普通的全包式VR头显不同,这款作品采用了混合现实头显Hololens。这款半透明头显可以让体验者看到真实场景,同时可以与叠加在真实场景上的虚拟图像进行交互。展览大厅布置得像卧室,体验者从衣架上任意选择一件衣服,然后进入服装主人的故事。罗布·艾格尔导演指出,我们日常的穿着通常都有男女之分,那么性别意涵更加多元化的酷儿群体,如何通过穿着重塑自己的性别身份?当无演员出现时,当头部显里的动画提示体验者靠近台灯、五斗柜、梳妆台和镜子、椅子、床等五个地方时,耳朵有机会发出衣服主人的声音,向体验者讲述他的故事。而在虚拟现实中,我并没有被赋予任何角色或化身,“我”让我思考现实,我们是一体的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混音实境剧场衣柜间

对于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车琳来说,XR媒介“相反,它更适合于非虚构题材”,这一判断不仅基于XR擅长于环境叙事的特点,而且也基于她对国际影节的观察:“像今年一月圣丹斯电影节的《新前沿》(NewFrontier)那样的纪录片、交互式或小剧场实验类影片,几乎都不是纯故事片。

不要把XR和我们所熟悉的媒体电影,戏剧,游戏做个横向对比。比赛注重互动,电影和戏剧擅长叙述。在这些作品中,戏剧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场感,而电影通过镜头的组合,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更胜一筹。XR媒介兼具上述媒介的特征,但更为独特的是,它使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视角,体验不同的身份和社会环境。

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,我把全文改成了“观众”或者“玩家”,而把“体验者”改成了“XR媒体读者”,我认为这更准确些。这种由观众、玩家到体验者的身份转换,也为XR媒体的创作打开了更广阔的可能性。


浏览:
点赞 | 0
分享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此次展览包括六部XR系列作品,分别是360°全景VR电影(「亦真亦幻」)、混合现实剧场(「柜子之间」)、互动VR作品(「失身记」)、HANAHANA花华。通过“VVVR”和“HANAHANA花华”两部作品,打破了头显VR带来的隔离感,给体验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、交流、合作的乐趣。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
发表时间: 2020-12-25 08:00:00

浏览:

此次展览包括六部XR系列作品,分别是360°全景VR电影(「亦真亦幻」)、混合现实剧场(「柜子之间」)、互动VR作品(「失身记」)、HANAHANA花华。通过“VVVR”和“HANAHANA花华”两部作品,打破了头显VR带来的隔离感,给体验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、交流、合作的乐趣。

没有什么比XR更能和我们所熟悉的媒体电影,戏剧,游戏做横向对比了。比赛注重互动,电影和戏剧擅长叙述。在这些作品中,戏剧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场感,而电影通过镜头的组合,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更胜一筹。XR媒介兼具上述媒介的特征,但更为独特的是,它使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视角,体验不同的身份和社会环境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如果你还不熟悉简称的XR,那么你可能已经听说过VR(VirtualReality,虚拟现实),AR(AugmentedReality,增强现实),甚至MR(MR,MixedReality,混合现实)。VR,AR,MR,作为这类沉浸式视听技术的总称,都属于XR(ExtendedReality,ExtendedReality)。对于依靠智能手机生活的人来说,此时此地的现实早已不复存在。在XR世界中,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被取消,视角转变为第一人称,相应地,身份以及随之而来的态度和立场也将面临重建。如果说,面对手机屏幕时,人们尚且保留着他者的清醒目光。新世界中,麦克卢汉的名言“媒介即信息”仍然有效,“真实”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,我们所处的“世界”与经验的碰撞也许会更加激烈。所有这些将带来怎样的变化?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
德国歌德学院(中国)在北京文化中心举办的XR研讨会上,就“质疑之事:身份”进行了一次富有价值的讨论,讨论的基础是以上问题。此次展览包括六部XR系列作品,分别是360°全景VR电影(「亦真亦幻」)、混合现实剧场(「柜子之间」)、互动VR作品(「失身记」)、HANAHANA花华。该展览在兼顾XR技术展示的同时,突出了作品的内在表现和技术融合。6个作品都指向同一个主题:身份。在这里,“身份”不只是性别、年龄、国籍等固有特征,更是与自我身份认同有关。真实世界中,每一个人都是多重身份的携带者,而在数字空间创造的全新世界观中,身份面对着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塑和重塑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VR互动游戏《VVVR》

在呈现与“身份”相关的主题时,XR媒体有着独特的优势。谁是这个世界的“我”,当我以第一视角沉浸于一个新的世界?在佩戴XR头显之后,每个体验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。

通过“VVVR”和“HANAHANA花华”两部作品,打破了头显VR带来的隔离感,给体验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、交流、合作的乐趣。在《VVVR》中,席地而坐的两人可以看到彼此的虚拟化身,当他们发出声音时,声音就会被视觉化为一连串发光的几何体,相互“攻击”。借用了“开放世界”游戏的概念,《HANAHANA花华》创造了一个诡异而迷人的世界:验证者操作手柄在沙漠、滩涂种植大大小小的“手”,后人可以看到前人种植的“手”,同时进入验证者也可以合作“发电”。这两项工作的游戏规则都很简单,欢迎体验者来参与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哈纳哈纳斯之花

得奖艺术家黄心健2019年的虚拟现实作品《失身记》,就非常具体验性地为我揭开了这个故事的真面目。四周漆黑一片,“我”眼前忽然浮现出一张大大的抽象女性的脸。由于害怕,我本能地往后退,想转过头去,她突然叫我:“别动!“等一下,”她说,“着实吓坏了。戏开始了,我发现她是一个冥界的神明,在为“我”招魂。整部作品透过「我」始终悬浮、徐徐移动的视角,表现世间的「我」是孤野之鬼,是台湾戒严时期的受难者。在故事的开头,身为幽灵的“我”正在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,探望家人。

在戏剧中,用来“招魂”场景的技巧经常出现,我们称之为“破第四道墙”。可以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取而代之,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。为什么墙没了,观众就像被按在座位上一样,暂时限制了自由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黄心健《失身记》

31分钟的超现实VR之旅让我回味了很久。当“我”在《失身记》幽闭的监狱场景中体验逼真的感觉时,在另一个场景中,“我”不断地从一座大楼下落,我仿佛置身于下降的电梯里,体验真正的失重感。就在这时,“我”看见墙上的老照片开始模糊,每一张脸都沾满了血迹,最后,就连我用手柄操纵的“我”的双手也灰飞烟灭了。今天,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共谋,将记忆轻轻抹去,令人唏嘘。想象一下,这个故事如果不采用VR,想必要花不少口舌,还免不了会有说教的嫌疑。虚拟现实技术中,艺术家用很少的语言就可以推动情节发展,体验者虽然知道眼前的景象不过是“幻象”,但被它激发的恐惧和同情却如此真实。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“脱身”一词

黄心脏

“Go”和“亦真亦幻”都使用360°的视角拍摄。前一部是瑞士作家克劳斯·梅尔茨的长篇小说,以视觉为题材,体验者时而是故事的见证人,时而进入剧中人的视野。“更真更幻”是一部关于非虚构题材的虚拟现实电影,讨论了“山寨”问题。在展示该片的同时,展览辅助工作坊也放映了该片的记录长片版本,同样的故事材料,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。记录长片子全面、客观、深入,主题的探索性维度更多;VR版只呈现了中国的一部分,而沉浸式体验本身却使作品显得平淡而富有张力。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,对照观察有助于理解两种媒体的不同特征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“Go”

另外一部作品《衣柜之间》也展示了XR技术对非虚构题材的潜在应用。和普通的全包式VR头显不同,这款作品采用了混合现实头显Hololens。这款半透明头显可以让体验者看到真实场景,同时可以与叠加在真实场景上的虚拟图像进行交互。展览大厅布置得像卧室,体验者从衣架上任意选择一件衣服,然后进入服装主人的故事。罗布·艾格尔导演指出,我们日常的穿着通常都有男女之分,那么性别意涵更加多元化的酷儿群体,如何通过穿着重塑自己的性别身份?当无演员出现时,当头部显里的动画提示体验者靠近台灯、五斗柜、梳妆台和镜子、椅子、床等五个地方时,耳朵有机会发出衣服主人的声音,向体验者讲述他的故事。而在虚拟现实中,我并没有被赋予任何角色或化身,“我”让我思考现实,我们是一体的。

虚拟现实,AR,MR…高科技R正在转化为艺术,正在为我们组成团队。

混音实境剧场衣柜间

对于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车琳来说,XR媒介“相反,它更适合于非虚构题材”,这一判断不仅基于XR擅长于环境叙事的特点,而且也基于她对国际影节的观察:“像今年一月圣丹斯电影节的《新前沿》(NewFrontier)那样的纪录片、交互式或小剧场实验类影片,几乎都不是纯故事片。

不要把XR和我们所熟悉的媒体电影,戏剧,游戏做个横向对比。比赛注重互动,电影和戏剧擅长叙述。在这些作品中,戏剧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场感,而电影通过镜头的组合,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更胜一筹。XR媒介兼具上述媒介的特征,但更为独特的是,它使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视角,体验不同的身份和社会环境。

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,我把全文改成了“观众”或者“玩家”,而把“体验者”改成了“XR媒体读者”,我认为这更准确些。这种由观众、玩家到体验者的身份转换,也为XR媒体的创作打开了更广阔的可能性。


VR、AR、MR……高科技的R正转化为艺术,组队向我们走来
此次展览包括六部XR系列作品,分别是360°全景VR电影(「亦真亦幻」)、混合现实剧场(「柜子之间」)、互动VR作品(「失身记」)、HANAHANA花华。通过“VVVR”和“HANAHANA花华”两部作品,打破了头显VR带来的隔离感,给体验者提供了与他人互动、交流、合作的乐趣。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0
图片展示

周一至周五9:30-18:30

400-003-7553

  • 公司名 *

  • 姓名 *

  • 电话 *

  • 需求 *

  • 应用场景 *

提交

MR智能装备及系统
解决方案
开发者平台
新闻中心
走进燧光

版权所有: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

千海视觉提供技术支持

商务合作:

info@ximmerse.com

总部地址:

广州天河区思成路15号宏太智慧谷三号楼201单元

       关注公众号 

       关注视频号 

         关注微博

        关注bilibili 

版权所有: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 备案号:粤ICP备20030854号  千海视觉提供技术支持  网站地图

Hello! 客服在线,欢迎咨询~
联系方式
热线电话
400-003-7553
二维码
二维码
关注公众号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